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高山流水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1.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茶一壶。
2.难寻高山流水,千古知音,只求心烦了有人倾诉,迷茫时有人指点前行的路。
3.弹不出高山流水,就不要抱怨世上没有知音。
4.这次钢琴演奏会,他出神入化地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韵,令人如醉如痴。
5.白头偕老高山流水唱歌道:"我获得自由时便有了歌声"。
6.我藉由我的歌声触摸天主,正如高山藉由高山流水触摸远海。
7.他的演奏有如高山流水,美妙动听。
8.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9.现在流行音乐充斥,这种乐曲恐怕是高山流水,难有人欣赏。
10.于是呢他就在这块大石头上啊支起了琴架,弹奏起高山流水的曲子。
古琴《流水》和古筝《高山流水》应该说都好听。
1、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学识、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不同,他们所喜欢欣赏的东西就会不一样。比如:一个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你让他去天天去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伯牙的《高山》、《流水》是不现实的,即使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学习过音乐欣赏的知识,也是不能够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含意的。
2、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古琴和古筝这两种流传千古的乐器,已经成为了“小众乐器”,特别是古琴,不要说听了,有的人可能只在电视上见过,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古琴。古筝由于现在还有一些培训班开课,有孩子在学习古筝,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能够见到。
3、与其说古琴曲《流水》好听,还不如说它的故事感人。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千百年以来,打动了无数的人。《流水》所表现的“巍巍乎志在高山,潺潺乎志在流水”的高雅情操,是古代文人雅士们仿效的楷模。所以,古人才有“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的感叹。
4、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不知道《流水》中的感人故事,也没有受到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即使《流水》的内涵再丰富,也是听不懂的,有时过慢的节奏,对于生活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中的他们,反而不容易理解《流水》里表达的深刻内涵。他们反而觉得,以表现高山和流水等风景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好听。
5、当然,对于我来说,我个人觉得,两种不同乐器,表现的两种不同内涵的曲子,无论是音乐的内涵,还是音乐本身的魅力,都值得我好好地欣赏。古琴曲《流水》那苍古、空灵的声音,能让人抛去一切的烦恼;古筝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与《流水》同名迥异,风格却又是一样,各有特色。
总之,音乐无好坏之分,只有欣赏能力的大小之分。古琴曲《流水》和古筝曲《高山流水》也不例外。头痛的厉害,糊里糊涂写的,也不知道写的什么,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