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金鼓齐鸣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1.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2.不多久,又一通金鼓齐鸣,有心不理吧,这动静很是糁人,不敢不起来,可是起来鬼影都找不着一个来厮杀。
3.突然,四下里金鼓齐鸣,号角震天。
4.那笑声初时极小,随即突兀拔高,仿佛飓风突至,又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一时间,天空中又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5.施但引军行至牛屯,忽左边丁固、右边张悌,金鼓齐鸣,鼓噪杀来。
6.六品武者便可以达到气血如雷,金鼓齐鸣的境界,所以许多无法凝练内劲而专修外功的体修武者单拳攻击也可以达到千斤之力,与六品武者相仿。
7.那头领还欲挣扎,庞德接着一拳打下,正中脑门,那头领耳旁便如有金鼓齐鸣,直震得七窃出血,已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
8.凤冠离龙古树这边,离龙拖得不能再拖了,情况已经紧张到了金鼓齐鸣的时刻了。
9.老鼠夫妇有女待字闺中,媒人不绝如缕,说兔、说鼹莫衷一是。后定婿为西城之猫。择腊月三十吉日出阁。是日金鼓齐鸣,游行通衢,路人赞曰:跑都来不及,还吹吹打打送上门去!黄永玉。
10.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出句:金鼓齐鸣八仙奏乐曲曲歌颂盛卋,对句:银花怒放四海扬波声声庆贺太平。
是指古代打仗,两军对垒,队伍相对排开一字阵,开战时擂鼓为各自队伍助威。鸣鼓是迎战向前冲,鸣锣是回撤收兵。
“金”指金钲和战鼓
此典出自这句成语是从古代战争中“鸣鼓而攻”和“鸣金收兵”引申而来的。
古代,分别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材料制作乐器,称为八音。军队用的乐器,一般以金(铜)制的打击乐和革制的各种鼓为主。
古代行军作战都离不了“金”和“鼓”。命令进攻,就击鼓为号;命令退却,就鸣金为号。这种军令在各种军队中基本通行。但是为了壮声势、助军威,战斗中也有“金鼓乱鸣”的,如《水浒》第七十七回就有“看看近夜,只听见四边喊声不绝,金鼓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