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避重就轻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
1.一提到失业的事,他就避重就轻,不愿多说。
2.我们有了错误,应认真检查,决心改正,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
3.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能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4.青年人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不能害怕艰苦,避重就轻。
5.做事的话不能无的放矢,也不能避重就轻,否则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6.他做事总是避重就轻,结果收效总是不佳。
7.某电视台,长期以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颠倒黑白,避重就轻,选择性公布真相。
8.罪犯十分狡猾,交待罪行往往避重就轻。
9.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你休想轻描淡写,避重就轻。
10.考试之前的复习,绝对不可以避重就轻,存在侥幸心理。
避重就轻意思是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
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书》:“技能功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例句:
我们有了错误,应认真检查,决心改正,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
近义: 避实就虚 拈轻怕重 避难就易
避重逐轻 反义:知难而进 避实击虚
避重就轻的意思是: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恐怕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由一件失职的事情处理他,倒是有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的意思,也不好说。
【例子】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能躲躲闪闪,避重就轻。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
【近义词】避实就虚、避难就易、拈轻怕重、避重逐轻
【反义词】知难而进
扩展资料
1、避重就轻的近义词
避实就虚
【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处】春秋 孙武《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例子】你的检讨不能避实就虚,要认真检查犯错误的原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2、避重就轻的反义词
知难而进
【解释】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陈寅说:“确立子嗣再行动,我们的国家就不会灭亡,遇到什么问题迎着困难上就行了。”
【例子】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避轻就重与避重就轻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有着明显的不同。避轻就重的意思是避开轻的东西而选择重的东西,形容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它是一个褒义词。避重就轻的意思是逃逃重的东西而选取轻的东西,形容逃避责任、畏惧困难,它是一个贬义词。
答:避重就轻是贬义。它的意思是,躲避沉重或者是困难的工作或任务和事情,而去从事轻巧,容易或无负担无压力的工作或任务和事情。词中充满了贬义,形容某些人的素质低,怕困难和压力专去干那些轻而无压力的工作或事情。所以说避重就轻是贬义。
没有责任感,比较懒散,自私的人做事喜欢避重就轻。
处理一件事情时,总有人喜欢避重就轻,例如他们总会选择较轻松的事物去完成,从而可以快速让自己做完并且休息。这样的人拈轻怕重,不管做什么都喜欢避重就轻,因此总会让别人感到讨厌。
避重就轻释义:
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成语,避轻就重的意思是对于一件事不重要的放一边,先把重点处理重要的部分把握重点,提高效率 避重就轻就相反,避开重要的不管,而把不重要的部分当成重点来处理,形容这种人把握不了事情的重点,做一些轻微的事情
避重就轻,指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分情况,看实际发生的环境,有些时候善意的避重就轻还是需要的。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