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迟暮之年作宾语;比喻晚年。
1.哪个设备厂商会生产这样的“迟暮之年的”设备呢?
2.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会在他们的迟暮之年继续工作。
3.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这一大段西风落叶的场景描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美人迟暮之感。
6.迟暮之年回归家园时,你那在远方漂泊的孤独之心也会归来。
7.嘿嘿,流年不利,老夫到了迟暮之年总觉得落落难合,不是秋扇见捐就是鼎鱼慕燕。
8.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都用来挣钱,就为了可以在迟暮之年,去享受一番这让人质疑的自由。
9.与她一席谈,丝毫感受不到迟暮之年的倦怠,反而被热情与亲和力所感染。
10.他扮演的骆宾王在大段念白中就有《淮河营》的影子,“惊变”的表演借鉴了《坐楼杀惜》的身段,而骆宾王迟暮之年的台风则是从《白蟒台》中叠印开来的。
迟暮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chí mù zhī nián,意思指人至老年。出自《清朝野史大观·第九卷·两大文章》。
不叫迟暮之年。现在的50多岁只能算个中年人,很多六七十岁的看着都很年轻呢。
那是一个年龄的统称。不是什么生肖。不同的到了迟暮之年的人有不同的生肖
迟暮,指时间晚或者天快黑的时候,这里是时间不多了的意思,迟暮之年,已经很老了,时间不多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