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赤地千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1.去年的一场旱灾,造成这个村落赤地千里,好不凄凉!
2.这两年大旱,造成赤地千里,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3.由于连年战争,这一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4.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5.在旧社会,大旱之年,赤地千里,饿死的人就太多了。
6.夷州,一个人稠物穰繁荣昌盛的小城市,现在已经变得赤地千里荒无人烟,入目的只是颓垣败壁。
7.当关公回到南天庭听到百姓的诉求哭讨声时,便俯瞰下界,见赤地千里,旱情严重,于是便启奏玉帝,请旨擒服妖龙为民除害。
8.东汉建武年间,蒙古高原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9.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10.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
问题不详无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