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唐 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语焉不详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1.这份报告虽涉及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但语焉不详。
2.被动语态,以及伴随而至的语焉不详,结果是非常有用的。
3.而对于漏水、电梯故障、砂浆脆裂等问题,解释语焉不详。
4.好个酥油泡螺!怪不得笑笑生也语焉不详,实在是制法秘甚,虽父子不轻传之啊。
5.实在是语焉不详,让人颇费猜测。
6.历来的政治结论大抵相同,但涉及这个“问题”的具体史实与征信文献却大都语焉不详。
7.关于从何而来50万大军,又是怎么的一个埋伏法,这位团长就有些语焉不详了。
8.关于朱德在文革中的境遇,各种历史资料一直都是闪铄其词、语焉不详的。
9.其以散漫无章的浮言游辞,逞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之能,语焉不详,却又做头头是道之状。
10.早期的地图绘制,主要依靠实地观察和测量,很多古地图的边缘也都语焉不详。
这里的焉就是似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