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言之成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王庆在这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很有说服力。
3.说话写文章时要言之成理,言之有序。
4.这篇文章的理论观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5.此一顾虑,固然也言之成理,但这项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6.这篇议论文言之成理。
7.虽然仁人们未必肯用,但我还可以言之成理。
8.别看他年纪小,但对这事的分析言之成理。
9.从各自的立足点和侧重点看也都言之成理。
10.小明说,只要言之成理,老师就一定会采纳我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