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1.这间公寓里藏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2.某夜总会是藏垢纳污的地方。
3.佛门清净地,岂可藏垢纳污?
4.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5.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除了蚊子会给我们这些人唱赞歌,还有谁会喜欢它?
6.内讧之宫闱,是帝国最高统治层面中,最见不得天日的藏垢纳污的所在。
7.不过,也有武林人士对九道山庄产生质疑,觉得九道山庄是藏垢纳污之地。
8.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
9.其产生与绍兴这一“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的特殊文化传统和吴越地区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10.星期六晚上当地所有的流氓聚集在那里,酒店后面的落袋撞球游戏室便成了藏垢纳污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