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高超的工匠。
宋 李恪非《洛阳园记》:“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
能工巧匠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1.为此,诸葛瞻花费很大的力气从军中择选能工巧匠对山庄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
2.竹声如萧,悠远神秘的乐曲又如水般柔柔倾泻;落英缤纷,娇嫩柔美的花瓣又如舞者翩然起舞……穿过一扇扇石拱门,眼前一处换一景,这处的山突兀嶙峋,那儿的石玲珑诗意,像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独具匠心的一笔。
3.关于这火炮,林振杰其实是门外汉,但是林振杰相信只要多找些能工巧匠,凭着自己的记忆、知识再加上众人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研发出来,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
4.而这几天秦朗想到了办法,他从唐三这里弄到了几根针形暗器,这些针是唐门的能工巧匠特制的,名叫“细雨针”。
5.好一个阵法大师,好一个能工巧匠!
6.因此有许多无依无靠的孤苦男女便四处寻访能工巧匠做假戒牒,以便托庇于佛寺,给自己换个平安一生。
7.一个人也许曾经是个体手工业者,而且还是本行业的能工巧匠,而现在却可能在工厂里干着单调乏味的工作。
8.周仰杰不仅是一位鞋子设计师,还是一名真正的能工巧匠,由他设计出的定制鞋子仿佛富有生命力一般,体现出只有大师才具备的慧心巧思。
9.这一次就是觉得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好爱装饰也好会装饰啊,特别体现在那些很漂亮的雕梁画栋上。
10.刘小邦看着公输亮的眼神瞬间变了,这绝对是名人之后,对于一些能工巧匠,刘小邦可是不敢小瞧,很多东西都是靠这些能工巧匠方可完成的。
1.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商高,公元前1100年前后的西周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勾股定理,比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早500多年。 丁缓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
3.魏伯阳,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上虞县)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东汉时代的炼丹家(炼丹即冶炼),被后人尊称为“万古丹经王”。积多年实践经验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
4.裴秀,魏晋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中国优秀的地图学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在实践中创立的“制图六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理论。
5.丁缓,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曾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类似于今的空调。
要想成为能工巧匠必须沉心静气,谦虚好学。下苦功夫精艺求精才能成为能工巧匠!
眼到,手到,心到,还要有创意!
巧匠名。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乃使 王尔 、 公输 之徒,合妙意,角较手,遂以为笛。” 汉 扬雄 《甘泉赋》:“ 般 倕 弃其剞劂兮, 王尔 投其钩绳。” 清 张惠言 《馆试匠成翘秀赋》:“选 公输 ,命 王尔 ,量修轮,度丈咫。” 他是和鲁班齐名的巧匠,他的徒弟发明了笛子,他自己确定了当时的钩绳规则。《谒金门·赠雕銮匠》 善住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
浪迹江湖今欲老。尽传生活好。
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
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
《踏云行·赠骆进道先为铁匠》马钰
跳出红炉,身无烧烙。
水云游历非流落。
晨昏调弄自然琴,清清滋味胜酥酪。
逗引灵童,常交欢乐。
八渠流水成璎珞。
兀谁占得此家风,知新进道长安乐。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
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
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
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