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突然袭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1.只要充分作好准备,就不怕敌人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
2.我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3.我军又突然袭击敌人的侧翼,一口吃掉敌人的两个团,并击伤敌副师长。
4.连长当机立断下命令,绕到敌人后面搞突然袭击。
5.用手电筒照基本只试用于突然袭击,如果在黑暗中突然向对方眼睛照射,那么因为在黑暗中的瞳孔是放大的状态,短时间内光线过多就会导致暂时的失明,但过一会可以恢复,人如此,而夜视能力更强的动物造成的伤害会更大一些。
6.古往今来,以突然袭击而直捣黄龙的战争奇迹,举不胜数。
7.士兵在偷偷地挨近敌人实施突然袭击.
8.他们一直处于常备不懈状态以防突然袭击.
9.结果,这些追命电话和突然袭击会导致一方脾气的爆发,造成双方情感上的伤害。
10.我们进行突然袭击,攻下了西岸的小镇安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