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买椟还珠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不知??呆头呆脑焚林而猎竭泽而渔黎丘丈人买椟还珠冥顽不灵明珠暗投弄巧成拙陪了夫人又折兵亲痛仇快网漏吞舟枉己正人无的放矢愚不可及。
2.而李翔只是把它当做寻常医书来读,当真有些买椟还珠的意思,只看到其表面的东西,却没有看到其中的精髓。
3.见外人大把大把赚票子,自己每年收点租金这不就属于那种买椟还珠的人啦,金总喜欢兵法,也能在现实中活学活用。
4.此木匣雕刻精美,檀香扑鼻,色调更是古朴,单说这木匣,就足够让人买椟还珠了。
5.所以,修真界中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暴殄天物,买椟还珠的事情。
6.一个门外儿,难以领略麒老牌富于艺术性的唱腔和做功,反而对开锣戏的翻跟头舞刀枪目不转睛,颇有买椟还珠之意。
7.新鲜感,却成了个山寨版断代史专家,可谓买椟还珠。
8.中国古代寓言“买椟还珠”,嘲笑不识珠宝的人,说有个人非常欣赏盛珍珠的盒子,交钱之后不要珍珠,只把盒子拿走了。其实还珠的人是个至情至性的鉴赏家。
9.就好比当年买椟还珠的商人,只看到了椟的精美,却不知真正有价值的是那颗价值连城的珠子!齐正此刻就有这种感觉。
10.每个人都明白,盒子只不过是包装,可是即便如此已经让人足够惊艳,要知道韩非子就著有一书,上面就就说过买椟还珠的故事。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听众)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买椟还珠的读音是 mǎi dú huán zhū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