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暗地里大搞阴谋活动。
2.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3.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4.你是英雄,他是好汉,沆瀣一气,令人佩服。
5.这些官员和警察沆瀣一气,勾结起来坑害国家。
6.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7.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8.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9.有时候警察和强硬分子沆瀣一气。
10.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