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

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

杀妻求将
  • 杀妻求将的读音shā qī qiú jiàng
  • 杀妻求将的繁体殺妻裘將
  • 杀妻求将的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杀妻求将的结构连动式成语
  • 杀妻求将的年代古代成语
杀妻求将的解释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杀妻求将的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杀妻求将的用法

杀妻求将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杀妻求将的典故

  • 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到鲁国拜曾子为师学习兵法,后做官负责为鲁国练兵。吴起当官后娶了齐国漂亮女子为妻。强大的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君想启用吴起为大将,但担心吴起不忠心,吴起听说后杀了自己妻子去拜见国君,后被任命为大将

吴起真的杀妻求将,母丧不归吗?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当时通行的道德标准,吴起所处的时代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关于他是否有杀妻求官、母丧不归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否得当?具体要用哪套理论来判别,确实需要讨论一下。

是否事实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吴起的这两件事,我们可能会想当然觉得这是历史真实,不过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秦宫,先秦的历史典籍基本损毁殆尽,司马迁写《史记》的资料来源有部分也是来自走基层采访、听故事,讲述人思维是否清晰,故事是否被添油加醋了,无从知晓。估计这也是有些人觉得《史记》的某些记载看起来像小说的原因。司马迁距离吴起近三百年,司马光距离吴起一千四百年,他们的记载到底是故事还是事实,早已无从知晓。

是否得当

一、杀妻求官


我们出于相信太史公的人品,暂且相信吴起确实杀妻求官、母丧不归,那么,这在吴起身处的时代该怎么评判?《史记》记载“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也就是说吴起杀妻这件事的结果是鲁穆公相信了吴起,任用吴起为将。那么杀妻在鲁穆公那里远不如表忠心重要,在孔子的家乡,国君的思维是这样,足以证明,杀妻这事在当时不算德行有失。说句题外话,《三国演义》也有某人家里没粮,为了招待刘备,杀了自己的妻子割肉的情节。在我们看来,这绝对是泯灭人性的,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不同,忠君是第一位的。

更何况,在描述吴起杀妻求官时,司马迁没有评语,反倒是下一段“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说的是鲁国人诋毁吴起,好让鲁穆公不信任吴起。这也说明杀妻求官这事在当时没有触犯儒家道德标准,反倒是忠君的表现。

二、母丧不归


再来讨论吴起母丧不归,《史记》原文是这样:“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说的是吴起拜曾申为师,是儒家弟子,按儒家的规矩,父母死,儿子要回家守孝三年,这一条一直到清朝还是这样。而当时的吴起以弱小的鲁国军力打败了齐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回家三年再来的话无异于要从头开始,注重仕途的他选择不回去是正常反应。其实吴起母丧不归的主要原因是“守孝三年”,而不是母亲一点都不重要。用我们现在的道德标准来说也一样,回家奔丧正常,守孝三年绝不可能。吴起因为这件事受人非议,也是因为这不符合儒家的规矩,吴起首先惹怒了师傅曾申,继而才是众人。

综上所述,我以为吴起杀妻求官、母丧不归如果是事实,杀妻求官符合当时儒家忠君的思想,母丧不归不符合儒家的孝道,与今天的判断标准不同。

我是卷舒风云润天地,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你们女生知道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吗?

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原文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齐国要攻打鲁国,鲁国想以吴起为将来对抗齐国,这本是吴起建立功业的大好机会,然而却在一件事情上卡壳了,原因是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那么鲁国自然起疑惑,吴起会不会在攻打齐国时遇到老婆那方面的阻力?又或者压根儿就不会全力攻齐呢?

时势造英雄,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加上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大不如今,有这样的疑心也是人之常情,吴起也表示很能理解,所以渴望扬名的他,转身回家就杀妻以明志,坚决与齐国划清了界限。我天朝十年风云中也应该有类似等同于这种做法的人吧,在这就不多说了,和谐社会。

古人云“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妻子本无错,而吴起仅为正身,便杀了无辜的爱人以满足事业的野心,是个正常人就不会这么干!

看官对此有何感想,欢迎关注或留言。

杀妻求将的故事50字?

杀妻求将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人攻鲁,鲁欲起吴起。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攻齐,大破之。"

译文:齐国人攻打鲁国的时候,鲁国想让吴起做将军,但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鲁国对吴起有怀疑。吴起为了使人消除对自己怀疑,就把妻子杀了,以表明自己不会心向着齐国。于是鲁国就让吴起做了大将。吴起带领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国。

如何看待吴起杀妻求将的行为?

我是读史静思,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说起吴起杀妻求将,古往今来多有非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杀妻一种是休妻。两种说法也各有史料记载。本人不认同第一种说法。

一、为了求将,杀死自已的妻子,虽实属无奈,但也算史上最卑劣的求职。

这种说法记载在司马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吴起,是个卫国生长的小痞子,他的出生的家庭比较富裕,从小好勇斗狠,村里出了名的小痞子,最要命的是他不是普通的小混混,而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吴起出生的战国年代风云激荡,天下有重新洗牌的趋势。大国角逐中原霸主的地位,而他觉得自己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于是下决心闯荡天下,干出一番事业。

在吴起决定要独自闯荡的那一天,他就发誓“不取功名誓不还家”,家里人支持他倾尽家产而任其闯荡,他曾经在曾子门下求学,曾子很喜欢吴起,因为难得遇上一个精通儒学、兵法的学生,但因为吴起“母丧不奔”,让以遵行礼教出名的曾子厌恶并与之绝交,随后家产用尽的吴起回到家乡,受到了乡里人的嘲笑,吴起发誓“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吴起不丈夫!”他背着行囊又踏上了征途。

吴起选择的第一个国家是鲁国。鲁国是一个小国,当时正受到齐国的威胁,吴起是受命于危难之间,为了取得鲁国的信任不得不杀掉了自己的妻子,由此成为他人生最大的一个污点。当他提着妻子的人头扔到鲁国国君面前时,着实令所有人都震惊了。后来吴起被鲁国拜为将军,战败齐国,正因为杀妻事例被鲁国人唾骂,鲁国国王辞退吴起。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鲁国国王对吴起用人不疑,多些信任,就不会出现吴起杀妻之事的传说。

二、吴起有修妻前例,故休妻说法更为确切。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丝带)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休妻)”。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

于市”(《礼记·王制》)

那么,吴起休妻的观点有没有根据呢?当然,也是有出处的,那便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里面对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吴起让妻子织布,但是妻子织出来的布的宽度不够,比规定的数目要窄,吴起是个一丝一毫都不能错了规矩的人,便让妻子去改正,妻子答应了。然而,等到布织完,吴起不放心又重新查了一下,果然还是不够宽,这下吴起怒了,质问其妻,妻子说当初的经线就这么长,现在已经改不了了。因为这件事,吴起便休了妻子。

也许是妻子开始没把吴起的话当回事,也许是吴起治家较严,以致于妻子起初不敢说明真相,但最终妻子被休掉这个结果,说明吴起是个严谨、守规矩、甚至有点刻板的人。妻子被休以后不甘心,便求助于兄长,兄长一口回绝了她,并告诉他吴起是制定法令的人,他想要在万乘之国建功立业,就必须首先从自己的妻子开始执行法令,然后才能推广开来,不用再去恳求了。

以上所说,吴起是否杀妻使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不真实的吴起故事,但吴起在历史上的功绩却是无法抹杀的,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吴起当之无愧!

杀妻求将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0个字概括?

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杀妻求将可以取哪些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