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字典 /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
  • 明心见性的读音míng xīn jiàn xìng
  • 明心见性的繁体明心見性
  • 明心见性的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明心见性的结构联合式成语
  • 明心见性的年代古代成语
明心见性的解释

①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明心见性的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

明心见性的用法

明心见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禅宗的明心见性,是什么?为何要明心见性?

[灵光一闪]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明心见性

当你见到那个凭空出现的人,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同时知道你的前shi是什么,你的亲人前shi是什么,你和你的亲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今Sheng 再次相聚,在这一刻你的心就彻底止住了。

释迦摩尼睹明星而开悟,其实看到的是又大又圆的明月。达到以上这几条你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开悟,然后才能悟后起修。要想明心见性就背《心经》,至于成不成就看个人的机缘巧合了。

[呲牙]话就这么多,愿意信就信,不信也不强求。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不是见道,但是跟见道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见道分两种,一个是小乘见道,以断我见证须陀洹初果为标准;第二个是大乘见道,以入初地得无生法忍为标准。明心见性对应的是禅宗,禅宗在佛法当中属于教外别传。什么是教外别传,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体制外”的意思。

举个例子,如果把小乘见道比喻成得到高中毕业证书,而大乘见道就是通过了正规的高考,每门文化课的成绩都达标了,从而拿到了本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都属于体制内的。

而禅宗明心见性的禅师们可以理解为体育或艺术的特长生,他们没有参加高考(知道有人要说特长生也要参加高考,这里就假设特长生不需要参加高考)而是通过特长的考试考入了艺术和体育院校。那么现在来看看这位体育和艺术特长生文化课的水平,你能说他语文差数学差吗?

不好说,可能差也可能不差。

你能说他的文化课一定达不到高考本科的录取线吗?

也不好说,可能普遍的情况是体育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是不如普通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人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有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文化课很好的情况。

举完例子,回过头来说见道与明心见性关系的问题。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每个人的证量差别是非常大的,很难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量化。但是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明心见性的人首先一定是小乘见道的,这是一个刚性标准,而明心见性的人却不一定是大乘见道,因为明心见性可以发生在从小乘见道位到大乘见道位的任何的阶段。

也就是说,明心见道的人一定是小乘见道了,但是却不一定是大乘见道。

套用刚才的例子就是,通过特招进入体育和艺术类院校的人一定是高中毕业的,但文化课不一定达到普通大学高考录取的标准。我前一段时间对禅宗与明心见性也有很多疑问,于是专门找我师父问了这个问题,以上是他老人家给的答案,我只是鹦鹉学舌一下。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风雨无阻立明智,

心无旁鹭为理想。

总有激情干劲足,

流言蜚语勿念叨。

心如止水永不惊,

眼明心亮无邪念。

身怀家国傲骨存,

精忠孝顺常感恩。

纵有千万不焦躁,

贫困潦倒上进心。

万水千山都走过,

酸甜苦辣样样尝。

老少中青有事做,

春夏秋冬遵时节。

佛系日常生活乐,

尔虞我诈离吾远。

素食主义照常有,

食肉经典要感念。

民族气节是大事,

爱国情感终身制。

明心见性,明什么心见什么性?

了知一切存在如空花水明镜中影,为明心;知心如明镜能显一切境,为见性。

禅宗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否离佛只是习气的差距了呢?

随喜赞叹“ionic豪”师兄法布施!

末学也说几句:在解脱道证量上,开悟明心相当于声闻初果“须陀洹”;眼见佛性相当于声闻二果“斯陀含”。但是,即使是声闻极果的“阿罗汉”,已经能够取无余涅盘,却还是不能了知七住位菩萨所证。何以故?

声闻乘的修行,实质上是世间法层面上的修行。所触及的一切法、一切心,皆是可思可议的。也就是说,都能被意识心所思维、理解。

而七住位菩萨开悟明心所证,却是出世间法。不在三界内,不触六尘境;一切思维、理解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所以,七住位菩萨所证,阿罗汉穷尽思维不能测度。

开悟明心所发起的,是“般若智慧”。所以,阿罗汉若与悟后菩萨论道,无有开口的能力,因为他们不懂菩萨在说什么。

正因为悟后菩萨是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而得的初果证量,所以,如“ionic豪”师兄所说:“更胜妙于二乘初果”。

其次,声闻乘的修行,到阿罗汉果也就到头了。若不回小向大而取无余涅盘,也就失去了成佛的可能。

另外,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是“出世间法”。是因为都能令人解脱生死的系缚,出离三界世间。但是,二乘人虽然能够出世间,却未能实证这个出世间的真心。所以,在世间法层面上修行,灭尽一切世间法而取涅盘。却不知住于涅盘中的心(出世间法)是个什么。

所以,二乘极果人,是“虽取涅盘而未证涅盘”。

菩萨乘行者,一旦开悟明心,虽然未除尽习气,虽然还没有取无余涅盘的能力(在解脱道上,仅是初果)。

却已经触证了这个出世间的真心,已经了知阿罗汉取无余涅盘时,灭尽一切心之后的那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真心。

所以,大乘七住位以上菩萨,是“不取涅盘而已证涅盘”。

因而,大乘悟后菩萨所证、所修,才是真正的出世间法。也是真正的佛法:“成佛之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明心见性可以取哪些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