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清 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时不我待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1.有钱难买后悔药。时不我待。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时不我待,我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分分秒秒,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3.时不我待,你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哪有一点“只争朝夕”的精神?
4.时不我待,发奋举绩,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5.要鞭策自己,要感到时不我待、业不我待、民不我待。
6.这是件大事,也是件急事,时不我待,咱们这就收拾东西走人。
7.节目时不我待一行文字,从它的标准输入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8.时光不等人;时不我待;时不待我。
9.时不我待,希望大家利用这种新的精神,不要在报喜的钟声中把到手的胜利白白断送掉。
10.需要作出许多具有胆识的决定,而且时不我待。
时不我待 ( shí bù wǒ dài ) 解 释 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出 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用 法 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 例 这项任务十分紧迫,~。 近义词 时不再来、争分夺秒 反义词 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英 文 seize time
时不我待 出 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释义为: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时不再来 出 处 《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释义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时不我待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时不再来出处《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释义: 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时不再来: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两个是近义词
子女想要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有机会不可以失去,时间不等人。
可叹时光流逝不等待我,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