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接踵而至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市场的呼声言犹在耳,监管层的回应接踵而至。
2.街上的汽车接踵而至,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目不转睛的看着它们安全的行驶。
3.在漫漫人生路上,不如意之事接踵而至,此则人生之不幸也,却也为人生带来幸运。
4.努力经营自己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幸福接踵而至。
5.一排排巨浪接踵而至,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6.连串麻烦如此惹人注目,是因为好消息刚刚发布,麻烦接踵而至。
7.网络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
8.面对钢厂需求减少,以及更多采矿项目将接踵而至,生产商将进一步猛砍产量以求价格反弹。
9.我们之中什么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能停止前进!灾难总是接踵而至,这正是世间的常理。
10.而贵部警三旅张汉民部又接踵而至,并且尾追比柳旅更为接近。
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形容来的人很多,接连不断地后脚跟前脚地来到了。这种现象常出现在集会活动,商场,开会,文艺演出场所等。有没有出现接踵而至或接踵而来的场面,对商场饭店很重要,声誉好的经营,人自然会去得多,应接不暇,生意兴隆红火,利润就高,否则就是经营不善。
区别如下:
一、释义
1、接踵而至:是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二、辨析
接踵而来强调的是连续不断的,而络绎不绝强调的是车船人马往来不断。摩肩接踵与“熙来攘往”有别:摩肩接踵偏重“拥挤”;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三、典型例句
1.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接踵而至。
2.元宵节赏灯的人潮摩肩接踵,非常拥挤,正是扒手施展特技的好时机,大家都应该小心。
接踵而至只是用来形容人的,而川流不息用来形容物的。
踵是脚后跟的意思
接踵而至拼音:
[jiē zhǒng ér zhì]
接踵而至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不可以,只能形容人多而拥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