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持平之论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形容调和折中的言论。
1.他的持平之论,使辩论会场顷刻间鸦雀无声。
2.这篇论文既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缺点,是篇持平之论的文章。
3.固然有功,不过眼下却不必细究,是非功过,后世自有持平之论。
4.恐怕这并不是持平之论。
5.其实,这种表面客观的所谓持平之论,倒是绝不公平的。
6.他处事公允,发表的都是持平之论.
7.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
8.绝大多数关帝庙,都是颂其武艺功勋,赞其操行德守,褒其忠贞刚烈,敬其义薄云天,还少见如此两分法的持平之论。
9.恐怕这并不是持平之论,里面明显夹杂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10.老道士这句话,不失为持平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