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一口咬定作谓语、状语;指肯定。
1.你给过我解释的机会了吗?一见面,你就一口咬定我就是凶手,夫复何言?
2.二姨太张氏看见奶妈钱氏,还有那些银锭和一小包砒霜,虽然脸色发白,却矢口不认,一口咬定是奶妈钱氏胡乱攀供。
3.当时王丞相说过给他换成银票带上方便,他认死理,怕银票有假,就一口咬定要现钱,这下好,堆集如山的银子反成了他的累赘。
4.他一口咬定说,正当他站在山上放哨的时候,朝勃南一看,他觉得那里的树林子挪动起来了。
5.年少时的爱情,就是欢天喜地的认为与眼前人过一辈子所以预想以后种种,一口咬定它会实现。
6.‘挑剔是比较低的鉴赏阶段’,吃也从来就不是彰显身份的一个方式,只有在童年时习惯了锦盆玉食,在他们成年之后才不会有对美食刻意的追求和对品位刻意的培养。老先生一口咬定,那些会说‘我只吃’和‘我从不吃’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贵族。
7.长安汽车“大价光临”厂家直销团购会即将在河北沧州、河北石家庄轮番上演,一口咬定人民币是你生死劫的你,就没胆量过来看看么?
8.岂料那严蕊很有“职业道德”,尽管拶子、夹棍加身,也一口咬定与唐仲友是“工作关系”,完全不承认有床笫之私。
9.在某商场百丽专柜新买的皮鞋穿上没多久就开始掉皮,而商家却一口咬定是人为造成拒不退货,事主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大江网记者。
10.离开县衙,鲁之藩亲自去了大牢提审那送信的奸细,岂料那人嘴紧的很,几十鞭子下去,仍旧一口咬定信不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