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一口咬定作谓语、状语;指肯定。
1.我在广州,他在北京,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真是白日见鬼了?
2.一口咬定:被害人一口咬定,把嫌犯指认出来。
3.小明一口咬定这事不是他们干的。
4.我在广州,他在北京,两地相距遥远,这事发生后,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这不是白日见鬼么?
5.以上引述的几段话却并不象诋毁他的人一口咬定的那样十恶不赦。
6.那个流氓诬赖那个年轻人,一口咬定他是小偷.
7.十年寒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辛苦不寻常,非一口咬定这个十不可。
8.可是那哥们一口咬定说耕升显卡好,打死都不换。
9.你给过我解释的机会了吗?一见面,你就一口咬定我就是凶手,夫复何言?
10.二姨太张氏看见奶妈钱氏,还有那些银锭和一小包砒霜,虽然脸色发白,却矢口不认,一口咬定是奶妈钱氏胡乱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