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微言大义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1.方能领略先进性的微言大义,也才能为真正做到先进性奠定基础。
2.经文,佛陀留下的微言大义,直指佛心,真意自现。
3.对有劣迹的书家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扬善隐恶。
4.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
5.小子笨拙,听不懂上仙的微言大义,所以才会有些失态,还忘上仙原谅。
6.微言大义啊!你们真的是学生吗?
7.嘴上虽然愤愤不平,他却还是仔细地去观察那页书,看看里面有没有蕴含着什么微言大义。
8.当然离精通还很遥远,不是明白大约意思,还有理解里面的每一个字的微言大义。
9.他嘴上虽然愤愤不平,他却还是仔细地去观察那页书,看看里面有没有蕴含着什么微言大义。
10.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指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读音】:wēi yán dà yì 【出自】: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造句】:
1.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
2.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近义词】:微言精义、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语重心长、微言大谊 【反义词】:空洞无物
义的意思 义 y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姓。
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