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2.琳琅满目的水晶、玻璃制品让我应接不暇,手工高脚杯是那样精致,水晶手链、玻璃骏马是那样逼真,威尼斯的人们的手可真巧呀!
3.下周巴拉克奥巴马即将举行总统就职典礼,如果没有一群固执己见的时尚达人的指点,大小麻烦事必将令他应接不暇。
4.风儿的牵挂,吹皱成一堆乱码;云朵的情意,坠落成细雨沙沙;炙热的阳光,点燃了生活热情。最美不过是初夏,愿你幸福遍地开花,好运应接不暇!
5.走近植物园,哇,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花儿争奇斗妍,让从没来过植物园的表妹应接不暇,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不禁莞尔一笑。
6.昨日下午,我们穿梭在忙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
7.叶沐的快速攻击,让孙浩有些应接不暇,难免的,百密一疏,被叶沐一拳打在左胸上。
8.走进小店,扑面而来的是应接不暇的鲜艳和各种新奇的工艺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藏香。
9.一进门,就看见小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有七仙女荷花素大软剑铁骨素心跳舞兰等等,真像到了兰花的海洋,眼睛应接不暇。
10.我坐在火车上,两眼盯着窗外,窗外的美丽风景使我应接不暇,看得眼花缭乱。
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令我应接不暇。
一、指代不同
1、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2、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二、出处不同
1、目不暇接:
原文: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羽军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白话译文:只看见它们扬起军旗,来回的挥动,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2、应接不暇:
原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白话译文:从山的背阴之路上经过,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
三、侧重点不同
1、目不暇接:指不需要人主动,只能被动地供人们观赏的东西。
2、应接不暇:表示、主动找来或者似乎主动找来的对象。
应接不暇的近义词:
席不暇暖、应接无暇、疲于奔命、捉襟见肘、目不暇接、接应不暇、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解释
暇:空闲。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详细解释
1. 【解释】: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3. 【示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后来形容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还有形容花的种类繁多看也看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