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丰足、富裕。家家富裕;人人饱暖。
西汉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家给人足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定语;含褒义。
1.如今咱村里,户户家给人足,家家安居乐业。
2.君子当道,家给人足;小人当道,民不聊生。
3.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4.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过上了家给人足的生活。
5.淑下车劝课,躬往教示,二年间,家给人足,为之谣曰:泰州河东,杼柚代舂。
6.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
7.时和年丰,家给人足,从各方面给闽人带来了福祉。
8.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9.“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
10.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行之十年(法令颁布施行十年),秦民大悦(秦国的百姓十分高兴),道不拾遗(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在路边东西),山无盗贼(山林里没有强盗和山贼),家给人足(家庭富裕人口兴盛).民勇于公战(秦国的人民勇于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不再热衷于私下斗殴),乡邑大治(乡镇的治理十分和谐)